近日泰州市区、靖江、泰兴同时举办台资企业专场招聘会,此前,姜堰已举办类似招聘,兴化也将于适当时间举办。这是泰州首次专门针对台资企业举行招聘会。
据悉,全市共47家台企参加,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包括管理、技术及一线操作等上百个工种。据估算,进场应聘人员超3000人,有近一半达成工作意向。
3月26日下午,记者在市区台资企业专场招聘现场看到,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是专门冲着“台资”两字而来。
看中企业管理水平
“我赶毕业论文一直忙到今天凌晨,睡了一小会就赶紧跑过来了。”即将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泰州小伙戴鹏,和朋友早早赶到了位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服务大厅的招聘现场。
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他告诉记者,从学校出来最重要的是要找个“好老板”。他之所以看好台资企业,是因其管理水平与世界接轨,身处其中可以学到很多“真家伙”。
“其实,苏州台企也很多,但如在那里工作,当地刚入职的工资也就1000多元,减去房租、吃饭,基本就攒不下钱了。”思来想去,小戴还是决定进泰州台企。他笑着说,这样住宿不用开销,能“抓住钱”。
与戴鹏相同的是,人到中年的朱元年也对台企情有独钟。记者碰上他时,他正眯起眼睛细看屏幕上的岗位信息。
“我以前在泰州航海电机厂从事模具专业。”他说,眼下自己在一家宾馆工作,但还是留恋企业的工作环境。他认为台企在薪酬、企业文化各方面都比较具有竞争力,所以很想“跳一跳”找个技术类的岗位。
台企用工注重“实用”
市台办台企服务处处长陈晋禄告诉记者,与大陆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台资企业用工注重“实用”,秉持的原则是“每个岗位配置最恰当的人”。
据悉,这种务实首先表现在,对管理、技术类的岗位一般要求有工作经验。这样,相关人才进了企业,就能轻车熟路进入角色。
其次,用人年龄跨度较大。记者在现场发现,市区台资企业招聘员工的年龄要求从18岁一直放宽至55岁,学历更是最低放至“初中”。)“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有时年龄大的人反而更有责任心。”陈晋禄说。
第三,更青睐泰州本地人。不少台企认为,家与企业在同一地的员工比较稳定,有利于稳步发展。
建立台企发展助推机制
“泰州利用台资正平稳较快增长。”市台办主任沈惠彪列出一串数据——去年,全市新批台资项目59个,协议利用台资10.58亿美元,实际到账1.59亿美元。截至去年底,泰州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67个,协议利用台资45亿多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3亿多美元。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建立台企发展助推机制,联合更多的部门、单位为其搭建发展平台。”沈惠彪说,今年市台办将着力健全完善台企发展助推、台胞诉求快速反应、投诉案件处理协作和台商生活关爱四大工作机制。
此次台资企业专场招聘会即由市台办联合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市人社局共同举办,是“台企发展助推机制”的组成部分。今后,该活动每年将定时定期举办。
记者最新获悉,近期,市台办还将与泰州司法局、大中院校、地税局、交巡警支队等联手,为泰州台企提供法律、人才“定制”、纳税、换领驾照等多领域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