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校就业分析:更多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
来源:泰州人才网 日期:2011-06-04 浏览 下载WORD

 

  又到大学生毕业时。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以往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紧盯着大城市里的就业岗位,而是主动选择那些能够发挥专业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二线城市和基层岗位。

  去基层成了不少毕业生的首选

  沙丽娜,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目前她已选择毕业后到宁波一家农村合作社工作。“在传统的观念中,从事农林行业社会地位不怎么高。”沙丽娜说,“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更容易发挥所长,走向基层发展道路会更加宽广。”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市场信息部王彤介绍说,目前一些省份的应届毕业生招录工作还没有结束,但总体而言,今年学校本科生签约京外单位的数量增多,毕业生报考北京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工作者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我必须务实,从基层做起,才能有长远发展。”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1届毕业生黄毅,已经签约江西铜业集团城门山矿,他告诉记者,“选择去矿区,条件会艰苦些,江西铜业集团是该省最大的国有企业,我看重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

  在奔向基层的大学毕业生中,参与西部志愿者计划是他们的又一重要选择渠道。今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规模扩大为17600人左右,比上年度新增2600人。自今年西部计划招募工作启动以来,广大高校毕业生报名踊跃。

  众多二线城市就业吸引力增加

  与此同时,在进行就业选择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转向二线城市,尤其是在生源地或大学所在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从学生的选择来看,就业的眼界更宽广,地点的选择上也更加务实,不再迷恋于大城市。”四川外语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雪松认为,“在地域选择上,除了发展机遇,学生也开始考虑宜居性。”

  中国政法大学2011届毕业生张盛平来自四川省西昌,求职时,她很自然地地将回西昌工作作为首选。在她看来,大城市生活压力太大,生活节奏太快,而回西昌工作,不仅方便照顾父母,生活和工作也更容易调节。

  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处陈浩明主任介绍说,从学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尽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仍是复旦毕业生的主要目标区域,但选择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愿意去二线城市就业的学生在增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二线城市?不少学生认为,相对于京沪两地而言,东部沿海和北方的二线城市的工作压力和生活成本大大降低,而这些城市的经济处于蓬勃发展中,工作机会和发展潜力也在逐步与一线城市看齐。

  政策引导和就业指导效果显现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启动,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和机关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录用等优惠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

  以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选聘情况为例,全省3827个“村官”职位吸引了全国570所高校的近1.9万名大学生报考。考生综合素质比较高,高学历人员较多,呈现出“强强竞争”的态势。

  “大学生考公务员、进大型企业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走向基层,走向农村,他们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浙江农林大学负责就业工作的楼伟琳老师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主动走向基层大舞台的毕业生,将会获得更大的机会,他们的未来将同样精彩。”(记者 万玉凤)

下载 2011年高校就业分析:更多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do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