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在西方是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在国内其身价也是节节看涨,保守估计无锡的专利代理人平均年薪至少在30万元以上。然而,至今无锡仅有34人有专利代理人资格。原因是要端这个“饭碗”得先通过资格考试。不仅门槛高通过率也极低,无锡每年只有两三个人能通过考试,被称为“史上最牛考试”。昨日,2011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名正式划上了“句号”,无锡报名者算上直接到省里报名的总共也只有19人。
出道两三年“年薪”可冲30万元
任何新发明,一旦遭人抢注、仿冒,那么无论付出多少心血也是前功尽弃,这就须要申请专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拥有专利不但可以帮企业获得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避免遭受竞争对手的打击。专利代理服务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专业技术人员的压力,减少因为对专利制度缺乏了解而发生的纠纷,让创新更好地体现经济价值。专利代理人作为一个“朝阳职业”,前景相当广阔,是真正的“金领阶层”。
去年刚刚迈入“金领”的杨菁今年只有30岁,有着环境工程和经济法双学位的她在读大学时,就从学知识产权法的同学那里听说了“专利代理人”。“当时,同学的老师告诉他们有这么个职业,国内刚刚起步,前景相当广阔。我就开始关注起专利代理人了。”杨菁告诉记者,当初把她领入门的那个同学如今已去德国做专职的专利代理人了。虽然她父母一再让她回国,不过她觉得这个“名利双收”的职业在国外“含金量”更高些。杨菁告诉记者,在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一年做十几个案子的收入跟在国内做一年的收入差不多。采访中了解到,像杨菁这样的刚出道的新人做了两三年后,只要能独立完成案件代理,一般情况下年薪3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
高门槛拦住大批有志人
既然名利双收,那么一定是“打破头”往里挤。然而在调查中,记者却发现其实不然。近年来,为了扶持该行业,每年国家贴钱鼓励报考专业代理人资格考试,不过问津者依然寥寥。
据介绍,全国专业代理人资格考试共考两门:法律知识和代理实务。看似两门课,其实要复习的内容远远不止。培训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单法律一门就涵盖了刑法、民法、行政法、合同法、著作权法以及商标法等。
记者注意到,光一本考试指南就多达600多页。而其他辅助教材和相关专业的资料却甚少,备考习题也不像一般考试那样多。有人把这本指南翻得发黑,考了几年也没通过。负责报名工作的周秀梅对记者说,其实每年有五六个律师报名参加考试,但他们中差不多半数的人连法律部分都通不过。
现就职于无锡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的周晓东律师是2009年拿到专利代理人资格证的。
2000年他大学本科毕业,拿到了机械电子工程和法学双学位,毕业后在新区一家外企从事管理技术工作,2007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第二年进入律师事务所。当时他在选择律师事务所时,注意到这家事务所是无锡唯一一家有专业代理资质的律师所,而整个江苏省目前有专利代理资质的律师事务所也就4所。2008年、2009年周晓东在连考两年后顺利取得了代理人资格,不过像他这么幸运的并不多。据他讲,许多律师由于没有工科背景而被拦在了门外,考了两三年没通过的大有人在,所以到目前无锡兼具律师和专业代理人“双证”的仅有7人。知识产权援助服务中心的刘晓峰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考试太难,要想拿到“本本”还真不是件容易事,不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懂法律、文字功底好,这还不够,如果没有“实战”经验通过的可能也几乎为零。这也导致了为什么报名者寥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