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苏发〔2003〕11号)要求,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第四届“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工作。经各地、各部门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确定了20名正式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现将20名正式候选人基本情况及创新创业业绩公示如下。公示时间:即日起至2011年9月14日。如有不同意见,请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监督电话:025-83392370,邮箱:333gc @ 163. com
万柏方
万柏方,男,43岁,本科学历,工程师,丹阳市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江苏省高性能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省科技企业家。先后承担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专题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7项,申请专利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引进的归国博士团队获得江苏省首批“科技创新团队”资助,开展“熔模精密铸造大型复杂薄壁结构件”项目建设,投资2.6亿元,进一步强化我省在新材料行业的技术竞争能力,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促进我国航空航天、核电与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公司建有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温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4000万元。
王才林
王才林,男,52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跨越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组织全省开展水稻育种攻关,育成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种南粳44,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00万亩,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晚粳稻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育成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南粳46和南粳5055,被评为全国“金奖大米”和“优质食味粳米”。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1年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均排名第2)。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新品种权1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部。是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担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水稻攻关协作组首席专家、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王忠英
王忠英,男,44岁,博士学位,教授级高工,现任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江苏大学、东北大学兼职教授。从事特殊钢品种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提出转炉流程生产特殊钢工艺,作为省首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实施,建成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炉特殊钢大棒材生产线,三年累计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3亿元,利润12亿元,缴税2.9亿元,创汇5074万美元。主持开发新产品247个,新增效益3.72亿元。分别获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2)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2)。目前负责“973”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获专利19项。牵头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高性能汽车钢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入选省“双创计划”及“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是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和中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
孙力斌
孙力斌,男,48岁,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现任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省科技企业家、首批中国火炬创业导师、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其长期开展通信及现代服务业领域软件研究工作,带领联创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全国第一大的电信支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其科研成果突出,2008年,主持完成“支持3G的新一代大型移动通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该项目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16项,已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2009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专利奖金奖,201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发改委专项、国家工信部专项及省重大成果转化等科研计划。联创集团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重点高新企业、连续10年入选国家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2011年位列第6名)。集团旗下子公司已在美国上市,2010年联创南京公司销售收入超12亿元,利润2.9亿余元,税收1.3亿余元。
刘召贵
刘召贵,男,49岁,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分析仪器的研究、生产、销售达20年之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开发了光谱、色谱、质谱系列新产品,已申报专利101项,其中授权专利67项,2009年承担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将这些新产品用在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资源勘探及现代工业制造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产品远销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了“省光谱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主打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软件产品获得“江苏省软件产品(金慧奖)”。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9924万元。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其本人是省科技企业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省“双创计划”。
朱共山
朱共山,男,53岁,博士学位,于2006年8月在徐州创办江苏中能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任协鑫集团董事长。是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主席、美国Acore清洁能源协会会员。带领江苏中能缔造了GCL特色的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质量、环保控制已达国际先进;自主研发的氯氢化工艺技术,实现多晶硅生产副产物封闭循环利用;高效还原技术和全流程能量回收利用工艺将综合电耗控制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20美元/公斤以下的世界领先水平,产能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二。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建有“江苏省多晶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氯氢化技术工程中心”,在美国设立全球科技研发中心,申报专利69项,承担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和重点工业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江苏中能作为保利协鑫的核心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80.5亿元,利润24.6亿元,上缴税金6.8亿元。协鑫集团旗下保利协鑫(HK3800)为香港上市公司,是全球太阳能第二大市值企业。
乔光辉
乔光辉,男,43岁,硕士学位,教授级高工,现任连云港中复连众集团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科技企业家、产业教授、江苏青年科技创业带头人。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863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承担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开发1.5MW、2MW、3MW叶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3),2010年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6年、2009年和2010年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二等奖3项(排名第1),过去4年连续获中国建筑材料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排名第2、第1、第2、第1)。完成的MW级系列风机叶片等成果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3.84亿元。开发62米5MW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是目前国际上商业化运行的最长叶片。公司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德国成立了海外研发中心SINOI。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
刘怀平
刘怀平,男,40岁,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拥有专利59项,2008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9年获全国建材机械行业技术革新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科技部重点创新基金项目、“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以及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2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公司是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盐城环保装备特色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建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个、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国家环保认定产品4个,并获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名牌产品等称号。2010年实现销售37052万元,利税5124万元。其本人是省首批科技企业家、“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国环保产业优秀企业家、“十一五”建材机械企业领军人物、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
张国良
张国良,男,55岁,本科学历,教授级高工,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2010“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主要从事碳纤维新材料、纺织机械、碳纤维自行车、纺织工程的技术研发工作。主持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资金扶持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排名第1);2010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承担万吨碳纤维项目及碳纤维国产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攻克碳纤维的技术瓶颈,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下属16家企业,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鹰游纺机”、“立成毛绒”、“鹰游毛毯”三个品牌和产品荣获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8500万元。
陈林森
陈林森,男,50岁,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国家“863”计划、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专项计划等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光变色膜原版技术”成功在我国第二代身份证视读材料上应用,“双通道纳米光变色技术”应用于我国新驾驶证产业化。2010年维格公司实现销售1.92亿,利税超过5000万,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苏省微纳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各3个。其本人是首批省科技企业家和“333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8年与2010年分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1),2010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第1),另获省部奖8项。2011年,主持又一项成果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评审。
李 萍
李萍,女,51岁,博士学位,教授,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生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学”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或承担了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药研究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08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5篇,以主编出版著作2部;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建立的中药体内外药效物质组生物/化学集成表征新方法、成分群缺失/捕获新技术被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采纳,应用于复方丹参滴丸等活性物质群的发现及质量控制研究。
张 雷
张雷,男,35岁,硕士学位,现任远见风能(江阴)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高新技术产业委员会副主任、省科技企业家。2007年回国创办企业,主持的“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系统集成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被列为2008年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带领团队于2009年取得了全球首例87米大叶轮1.5兆瓦低风速机组的技术突破;同年下半年设计了全球首条兆瓦级风机装配流水线,年产能达到1200台1.5兆瓦到2.X兆瓦风机;2010年推出2台国内首批近海潮间带风机;2011年实现了完全自主开发的变桨系统和变频系统的试运行。带领公司团队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兆瓦级风机核心控制软件著作权17项,同时已在欧洲申请了24项发明专利。公司在丹麦设有全球风电技术创新中心,在中国设有研发、生产基地,在美国设有商务平台。入选省“双创计划”和国家“千人计划”,创业团队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并获资助。
赵青南
赵青南,男,48岁,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是中国硅酸盐学会薄膜分会副理事长。曾获省“双创计划”资助。近年来成功研制生产增透晶体硅太阳电池封装玻璃(通过德国TUV体系认证)、薄膜太阳能光伏绒面导电玻璃等产品,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新品2010年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1335万元,为秀强公司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承担2010年度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养了一个玻璃加工和表面改性研发团队,成功引进两名优秀研究生,其中一名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称号。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10篇,论文获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全国玻璃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壹等奖、叁等奖,中国稀土学会第二届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公司是省优秀民营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名牌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2010年实现销售6.32亿元,利税3322.94万元。
宣益民
宣益民,男,55岁,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863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预研、总装重点基金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担任一项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撰写了中文专著2本和德、英文专著2本,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100余篇;获得了8项发明专利。开发了插入式声波吹灰器、非取样型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仪等节能设备,在多家发电厂获得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研制的泡沫金属相变储能热控装置获国防发明专利,并提交航天509所用于卫星热控制的技术储备;与相关研究所合作,将其研制的小型CPL/LHP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是“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已公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四届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副主任。
顾云飞
顾云飞,男,48岁,本科学历,研究员,现任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省首批产业教授、科技企业家。近3年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第一作者专业论文38篇,主持和攻关技术课题23项,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1项,其中,2011年获省政府颁发的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申请专利15件;主持“京海黄鸡”新品种的培育并获国家品种审定,为建国以来首个通过国家评审的鸡新品种;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起草工作;制订地方标准10个;创新“公司+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8.3万农户,年取得社会效益近10亿元。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获有省级名牌产品2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和江苏省绿色禽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2008-2010年3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创利税总额7800万元。
夏汉关
夏汉关,男,46岁,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南京理工大学产业教授。2008年以来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11项,完成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10项。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专利14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3)、2010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参与编著《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获省质量奖、省著名商标,纳税销售3.08亿元,利税1.01亿元,2011年8月26日在创业板上市。是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劳动模范、省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省科技企业家、省创业之星。
高纪凡
高纪凡,男,46岁,硕士学位,现任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国常务理事、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获江苏省十大杰出创业明星、江苏省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先后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太阳能光电样板房、西藏40座独立光伏电站和江苏第一座10千瓦光伏电站天合太阳能屋顶电站。2010年,以天合光能为依托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的确认。实施了金太阳一期示范工程,还建设完成了中国第一个20MW沿海滩涂光伏电站。“大直径超薄太阳能单晶硅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省发改委竣工验收。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获中华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设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拥有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10亿元,实现利税约14亿,已在纽交所上市。
郭宏新
郭宏新,男,48岁,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教授,现任中圣集团董事长。主要从事高效节能装备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是省(中圣)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MBA兼职研究生指导老师、江苏省首批产业教授。作为第一专利人拥有24项国家专利,主持多个产业化项目。2009年、2010年分获全国工商联、石油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8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2009年、2010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1)。他发明的热棒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问题,确保了铁路安全,并担任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棒工作组组长,牵头制订了多项国家标准。是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科技企业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优秀民营企业家。创办企业在2005年海外上市,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利优秀企业。公司是中科院南京冻土工程中心、省高效装备技术中心,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生产的产品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2010年实现销售近16亿元,税收1.26亿元。
符冠华
符冠华,男,48岁,博士学位,研究员级高工,现任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主导并参与编制国家、行业以及地方规范标准3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1项,取得33项专利授权。2009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排名第5)、一等奖1项(排名第5)、三等奖1项(排名第2),2010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2008年获江苏省优秀咨询二等奖(排名第1)。承担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废旧轮胎资源化生产高性能橡胶沥青及其工程化应用成套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等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项目课题。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设立了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2010年营业收入11.5亿元,利税1.7亿元。是“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省科技企业家、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潘红卫
潘红卫,男,44岁,本科学历,研究员级高工,现任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江苏省数控机床研究院首届技术委员会委员、省科技企业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先后开发了16项新产品,其中9项是国家重点新产品,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其中,2004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1);2006年、2008年分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第1);获2009年度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二等奖2项(排名第1)。先后负责2项重大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2010年承担了国家工信部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重点新产品”,金方圆机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5.6亿元,税收2745万元,人均实现销售居国内同行之首,各项综合指标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