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是泰州充分彰显特色和优势的5年,我们要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基本建成三个‘名城’。”9月15日开幕的泰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张雷的报告对泰州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定位,即基本建成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和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
“十一五”期间,泰州中国医药城跨越发展,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吸引国内外56家知名大学、研发机构进驻,412家医药企业落户,436项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凤城河、溱湖湿地、千岛菜花、古银杏林等成为知名旅游品牌,创成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等。泰州城市化率也从45.3%提高到55.7%,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位居全省前列。
三个“名城”,绘出了一幅鼓舞人心的新蓝图。今后5年,泰州市将以医药高新区为龙头,以扬子江药业园等企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区多点、资源共享、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成为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主导产业。医药高新区集聚一千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落户一千个以上医药创新成果,引进一千家以上企业,达到一千亿级产出规模,成为国内外医药资源汇聚、城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健康产业新城。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文化艺术精品,建成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力争形成500亿元以上的工贸总收入。泰州市和所辖4市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市,成为知名的水城水乡生态宜居城市。
泰州市将坚持实施以项目、人才为重点的开发开放,强化龙头型项目和产业链项目招引,引进实施一批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项目,以项目开发的高端化、项目承载的集约化,促进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加快产业升级。5年内,力争引进和培养20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人才资源总量达85万人。 (介铸 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