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机械地拿起锤子就砸,而是先研究图纸、精密计算;不是满脸油污地装卸零件,而是通过电脑编程,运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精准加工……各路能工巧匠们使出浑身解数,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指尖上的江苏”。
首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昨落下帷幕,在这场技能界的盛宴上,记者看到,在我省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江苏制造”正向“江苏创造”转变,“蓝领”工人同样需要向知识型的高技能人才转变,“指尖上的江苏”呼唤“知识蓝领”挑大梁!
从“会操作”到“会创作”
“数控技术可以引进,机器也可以引进,但高水准的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引进可绝非易事!”本届技能大赛数控类项目的裁判长周明虎深有感触。
“在国外,数控铣和数控车已经合体,对技能工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常州轻工职业学院副教授王荣兴补充道,制造业正朝着更加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设备不断更新升级,技能工人也要从用“手”劳动向用“脑”劳动转变。
“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然急需大量的设计类和创造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副教授杨伟群告诉记者,CAD机械设计只有从“模仿”向“创新”转变,制造类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引进了国外的高端软件后,当务之急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次参加比赛的不仅有像徐工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有一些中小型企业,企业都想通过这样的平台,提升技能工人的技术,“企业希望的技能人才不仅仅是会操作,更要会设计、会创作!”
职业发展前景看好
“从我校毕业的数控专业学生,就业半年后的月工资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一。”常州轻工职业学院王荣兴副教授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这也是每年该校操控专业招生爆满的主要原因。
记者采访中,也遇到了一些失意者。“三年换了三份工作,现在一个月勉强拿到3000块。”前来参加CAD机械设计比赛的小汤告诉记者,他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CAD机械设计是他们的一门主修课,但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同学只有不到1/3。他说,真正需要CAD机械设计人员的企业不多,大多是招操作员,而需要设计人员的企业要求又很高,才迈出校门的毕业生暂时还力有不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和往年扎堆考大学不同,越来越多的家长根据孩子实际,转变了观念,名牌职技的报考率越来越高。而我省对职业技术教育也极为重视,加大了对127所技工类院校的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建立了7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扬州太平洋重工技校的副校长王登健告诉记者,技能工人求职状况不一,主要还是取决于技能水平。年轻人应树立职业理想,学到真本领,肯定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知识蓝领”也能“飞”得高
“都说钣金工是‘老行当’,画个样子,敲敲打打。”王登健笑着说,“这个想法早过时了!”他介绍道,在学校里,钣金专业是要经过三年系统学习的操作技术要学,识图纸和物理学知识也要学。“老师傅们手工是好,但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各道工序的综合能力不行。”他说,现在的制造类企业需要技能工人对各个工序都要熟练掌握,要求可不低。
杨伟群副教授谈到自己去年带队去伦敦参加国际技能大赛的情形,同样感慨颇多。他说,国内CAD机械设计的职业教育与国外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还停留在“操图”的阶段,国外的教学则重在设计,特别是创意式设计。
参加学生组比赛的小曹告诉记者,虽然这次比赛融入了国际比赛的规则,增加了难度,但学校里教的内容很专业,而且,教学内容与设备都会及时更新,所以,他这次比赛得心应手。钣金工小李告诉记者,如今,设备和技术更新很快,他希望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小李笑着说:“我不要当‘小老板’,我就想做个‘知识蓝领’,这样也能‘飞’得高!”
据悉,我省提出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8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0%以上。到2020年,全省高技能人才达到280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指出,“能把卫星送上天的是人才,能使屋顶不漏雨的也是人才!”江苏期待有手艺、有创意的高技能人才,“指尖上的江苏”呼唤“知识蓝领”挑大梁!记者许雯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