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靠招揽更靠培养
来源:泰州人才网 日期:2010-11-08 浏览 下载WORD

    11月5日至10日,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6部门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省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在南通举行。

    与前几届竞赛选手主要集中在职技院校、而企业参赛积极性不高明显不同的是,金融危机后的此次大赛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主动参赛,整个竞赛活动也首次由省内一家制造企业出资承办。

    今年30岁的王军是第二次进入决赛了。说起再次参赛,王军颇多感触。两年前,王军所在的城市要组建企业代表队,由于报名企业太少,作为一家国有制造企业,王军所在的单位被分配了两个参赛名额。“当时公司为派谁参赛伤透了脑筋,顶尖高手不能派,因为担心获得好成绩被别的公司挖走,派太差的又怕影响公司形象。”公司再三斟酌,决定派年轻有冲劲的王军出去见见世面。在当年的竞赛中,王军获得了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晋升了高级技师。两年后,当省里再次组织相关竞赛时,公司领导主动找到王军,让他好好比,争取拿个好名次,以后在公司成立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技能工作室。为了让王军和另一名同事取得好成绩,公司专门让他们脱产培训了两个半月。

    据了解,数控培训成本很高,一台数控加工中心操作机器要几百万元,两个半月内,两个人光是刀具、模具等设备成本支付就要20多万元。王军告诉记者,公司现在非常看重技师品牌,因为好的产品设计最终需要他们这些工人去具体生产出来。“公司不怕你们出了名跳槽?”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军说,公司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他肯定要给予回报的,而且公司和自己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如果提前离开会面临高额赔偿。

    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前几年企业参赛选手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已过了跳槽年龄,而今年更多像王军这样的年轻选手出现在竞赛现场。具体承办此项赛事的南通科技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陈志祥表示,国内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由来已久,但由于培养成本较高,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宁愿挖人而不愿培养人”的心态,以致一些企业对这种竞赛不感兴趣,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获得好名次就被人挖走,从而陷入高技能人才越缺越不敢培养的怪圈。

    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同时一些新型制造业兴起,使得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愈显突出。因为对企业而言,一两位行业高端科技人才可以花大价钱从国内外引进,但面广量大、能够熟练操作现代机器设备的技能人才无法大批引进,只能在本地培养。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主动打出高技能人才牌可以说是应对新形势的一种被迫选择。

    政府的政策倾斜也给了企业动力。从去年开始,我省每年列出30个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技术工种,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法,鼓励企业、院校等进行人才培养。靖江等地则采取企业员工拿技能证书、政府给补贴、企业发津贴的方式,引导企业实施全员培训。南通还出台返还企业年度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政策,激励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只要企业年度培训员工超过员工总数一半以上的,或者是获得技师、高级技师人数超过职工数3%,培养高级工人数超过员工总数10%以上的,政府全额返还企业当年缴纳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市级统筹部分。

    从实践来看,企业投入重金培养技能人才,并没有出现担心中的大量跳槽现象。由于政策激励,靖江去年一年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相当于过去5年,但该市30强企业今年的职工流动率比去年明显下降。记者在南通技能竞赛现场遇到一位参加数控铣竞赛的高级技师,他现在月收入4000元,参赛前刚刚拒绝了苏州一家企业月薪8000元的聘请。在他看来,良好的企业机制、合适的工作平台、企业的关爱,比薪金更重要。

本报记者 黄红芳

作者:黄红芳

下载 高技能人才靠招揽更靠培养.do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