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社厅副厅长:招工难的怪状源至低薪重活
来源:泰州人才网 日期:2012-12-25 浏览 下载WORD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吴可立痛斥当下一些企业的用工怪现状:“我看不是缺工,是缺德!”

  吴可立说,其实,目前中国就业市场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劳动力供给大于企业的用工需求。“但同等环境下,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招工不难,有的企业周周招工还招不到人?关键就是这些企业没有给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他举例道,苏北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年初接到一个大订单,急着要人的老板找到当地政府领导,请求帮忙招工2万人。经多方努力,终于招到了1.5万人,可不到3个月,竟然只剩下5000人。原来,订单完成后,这家企业便想方设法让工人们离职。今年11月,该企业又接到一份大单,急需工人的老板再次在媒体上高喊“招工难”。这样的企业,怎会不缺工?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有69.2%的劳动者认为工资待遇偏低。一些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甚至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职工的标准工资,劳动者想多拿钱,只有靠加班。为此,一些一线职工平均每个月工作达26天,每天工作9个小时以上,远远超过国家法定的工作时间,而且所从事的大多是简单枯燥、机械性、重复性的流水线工种。劳动者缺少必要的休闲时间和娱乐方式,难免失去工作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受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少数企业用工短期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劳动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缺少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储备,缺乏人文关怀,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重管理、轻一线”的现象;年轻员工没有正常的向上流动渠道,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职工对企业也缺乏必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业质量不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已经成为就业主力军的新生代劳动者用脚投票。调查显示,一些企业职工年流动率超过30%,个别企业甚至高达60%以上。

  据分析,虽然现在劳动力市场总体仍然供大于求,但就业主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占7成,这些年轻人不愿意接受过去那种分配过度向资本倾斜的安排,不接受他们父辈能够接受的工资条件、劳动环境和生活状况,他们要讨价还价,他们要集体谈判,要看到职业前景,要获得尊重……

  专家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同步推进就业转型,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而我省也提出要构建体面就业、素质就业、平等就业、稳定就业和创业就业“五位一体”的就业新格局,要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彻底摒弃在就业领域存在的一切不平等的体制性、政策性、制度性方面的歧视,着力推进城乡平等就业,实现农民进城务工“同城同权”,实现就业包容性增长。因此,期望更多的企业家能真正按照十八大要求,尊重劳动,敬畏工人,把职工当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下载 省人社厅副厅长:招工难的怪状源至低薪重活.doc

分享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