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大力引导外出农民工有序返乡创业就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近两年内,引导4523人返乡创业,为返乡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10万元,提供创业孵化基地房租补贴60万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就业大篷车——农民工就业的“高速通道”
“真庆幸参加了这次就业服务大篷车活动,原本我想下周到无锡去找份工作的,看到大篷车给我们送来的岗位信息,我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在家乡就业也能拿到和苏南地区一样高的工资了。”家住济川街道跃进社区的顾小刚,在市就业服务大篷车下乡送岗活动现场说道。
为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引导,从2010年起,市人社局组织工作人员,利用农闲、大型节假日或举办农村集场、庙会期间,通过租用中型面包车下乡送服务,为广大返乡务工者提供便捷化就业服务。为增加大篷车实际效用,市人社局拓展了大篷车服务功能,设立政策扶持服务区、就业困难认定区、就业援助签约区、能力培训报名区、就业岗位对接区等五大服务区,提供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维权咨询等服务,让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项就业服务,帮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梦。
市人社局局长肖荣介绍,“就业服务大篷车”开通3年多来,累计服务群众25600多人次,提供用工企业信息1200多家,为486名乡镇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48万元,带动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2763人。2012年“就业服务大篷车”被评为泰州市文明优质服务品牌。
“五包”培训——农民工“涅槃”的摇篮
“我只有初中文化,没学历,没技术,没创业启动资金,以前一直跟在叔叔后面做瓦匠。多亏了市人社局组织的‘五包’技能培训班,我从一位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变为‘金蓝领’。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五包”培训班受益者、2011年参培学员叶江深有感触地说。
2006年8月,我市在全省首创开展针对贫困农民的包技能学习、包食宿交通、包实习耗材、包技能鉴定、包推荐就业的全免费“五包”技能培训,其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2006年至今,“五包”技能培训已对全市16个乡镇(街道)的贫困家庭基本实现“全覆盖”,共培训贫困家庭学员7486名,培训合格率100%,就业率达98.3%,月平均工资在1800元以上,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变身“新市民”的摇篮。
就业援助驿站——农民身边的就业“第一站”
“由于农民工分布在各个乡镇、社区,部分人员因文化程度低、活动范围狭小、性格内向等因素,加之基层工作平台在政策宣传时的不到位,形成了信息传递的死角,使农民就业信息闭塞、道路梗阻。为此,我们在各乡镇创造性地设立了‘就业援助驿站’,让农民在遇到就业难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地方、找对人去解决。”肖荣介绍。
今年以来,我市在16个乡镇(街道)开设“就业援助驿站”,所有驿站都挂牌使用统一的徽标,使驿站成为一张服务百姓、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就业的响亮名片。驿站能及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信息咨询、个人求职、职业指导、失业登记、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创业咨询、创业项目推介等“一站式”便民就业服务,真正成为农民身边的就业“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