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研究者今日发布了《2013年江苏省薪酬地图》。苏州市的整体薪酬领跑江苏各市,南京排名第二,无锡和常州则位列三、四位,泰州位列第十。
苏州目前是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外围吴江、常熟、张家港、昆山和太仓等开发区发展稳健,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整体薪酬水平超过了南京,领跑整个江苏地区。南京2013年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等支柱产业平稳增长,薪酬的指数为98。
无锡和常州地区薪酬指数分别为95和91,前者以机械装备、新能源和生物工程为支柱产业;后者的智能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后劲更足。镇江地区化工、建材、材料等行业发展迅速,2013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让人惊奇,薪酬指数为85。
2013年连云港支柱产业增长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新医药继续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势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有力,新材料产业形势走好,薪酬指数为81;盐城地区则以建设成为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未来汽车、纺织、机械、化工行业会成为其支柱产业,未来将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持续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其城市薪酬指数为76;靠近苏沪的地理优势使南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船舶制造、建筑、电子等行业发展迅速,2013年的金融业也有成为南通支柱产业的势头,薪酬指数为88。
扬州紧邻南京都市圈,将建设成为以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人文宜居城市,人才吸引力度排在前列,城市薪酬指数为83;近年泰州经济发展迅速,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四大支柱行业发展较为快速,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薪酬指数为78;淮安和宿迁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南京和苏州城市圈城市,薪酬指数分别为75和68。
此外,苏北工业重镇徐州是淮海经济区最大城市,将建设成为除了苏州和南京以外的第三个都市圈核心城市,装备制造业、能源和物流是其核心产业,薪酬指数为82。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研究者今日发布了《2013年江苏省薪酬地图》。苏州市的整体薪酬领跑江苏各市,南京排名第二,无锡和常州则位列三、四位,泰州位列第十。
苏州目前是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外围吴江、常熟、张家港、昆山和太仓等开发区发展稳健,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整体薪酬水平超过了南京,领跑整个江苏地区。南京2013年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等支柱产业平稳增长,薪酬的指数为98。
无锡和常州地区薪酬指数分别为95和91,前者以机械装备、新能源和生物工程为支柱产业;后者的智能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后劲更足。镇江地区化工、建材、材料等行业发展迅速,2013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让人惊奇,薪酬指数为85。
2013年连云港支柱产业增长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新医药继续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势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有力,新材料产业形势走好,薪酬指数为81;盐城地区则以建设成为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未来汽车、纺织、机械、化工行业会成为其支柱产业,未来将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持续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其城市薪酬指数为76;靠近苏沪的地理优势使南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船舶制造、建筑、电子等行业发展迅速,2013年的金融业也有成为南通支柱产业的势头,薪酬指数为88。
扬州紧邻南京都市圈,将建设成为以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人文宜居城市,人才吸引力度排在前列,城市薪酬指数为83;近年泰州经济发展迅速,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四大支柱行业发展较为快速,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薪酬指数为78;淮安和宿迁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南京和苏州城市圈城市,薪酬指数分别为75和68。
此外,苏北工业重镇徐州是淮海经济区最大城市,将建设成为除了苏州和南京以外的第三个都市圈核心城市,装备制造业、能源和物流是其核心产业,薪酬指数为82。